close

*親師園地*

各位親愛的家長,時間真的過得好快。去年此時,孩子們才剛從國小畢業,帶著稚嫩的臉龐,懷著忐忑的心情,準備迎接她們的國中生涯,轉眼間,一年過去。我相信這一年來,他們不只在外貌上有所改變,同時在心智上,他們也都長大了很多。

    幾天前一個偶然的機會,放學時還在等班上的孩子補考,想說期末到了有很多班務要處理,有很多表單要填寫,便在辦公室裡一邊等一邊整理資料。此時辦公室的電話響起,是一位別班同學的媽媽。由於老師們都回去了,因此媽媽便詢問我是否可以代為解決她的問題?我笑著表示若在我能力範圍內,我很樂意提供建議與分享,於是媽媽就告訴我,她的小孩回家都不讀書怎麼辦

    聽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會心一笑,我相信這是每個當老師的,都會被家長問到的問題。而我每一屆的學生家長,也都會在不同時期,問我這個相同的問題。回家都不讀書,怎麼辦?這要看您們如何定義「回家這段時間」。有的爸媽覺得孩子白天已在學校上了8小時的課,外加2個小時的晚自習,住較遠的,還得花時間在交通上。因此「回家這段時間」,是爸媽用來關心孩子,與孩子們談心,培養親子關係的寶貴時間,他們要孩子放下書本,陪他們喝杯茶、聊個天。當然也有的爸媽覺得,書就是要一讀再讀,有時間就讀,沒時間也讀,最好凡是有在呼吸的時候就拿著書看,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,因為擔心孩子跟不上。

    其實「孩子回家都不讀書,怎麼辦?」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涵是:「我們講的話,孩子都不聽,怎麼辦?」容我先提另一個問題好了。若問我讀書究竟重不重要?我會說太重要了!姑且不論未來要做什麼?或是從事什麼行業?中學時期所學的所有知識真的都是基本常識」。國文訓練我們表達能力,英文是國際通用語言,數學培養邏輯思考,社會讓我們鑑往知來,自然讓我們認識環境……太重要了,把這些都讀好,還可以考上好高中,好大學,以後找到好工作。那音樂呢?美術呢?體育呢?家政呢?童軍呢?

   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樣樣都好,但卻常常在這樣的期望中,樣樣和孩子起衝突。我在意孩子們的課業表現,所以我會額外幫他們準備非常多的練習卷,請任課老師幫忙檢討,或是自己準備解析。但我從不會幫他們設定這次要考幾分?要考第幾名?因為我只在意他們有沒有團結?他們有沒有盡力?他們有沒有在乎?他們有沒有負責?每次考試,班上一定都會有最後一名,但一年來,孩子們的最後一名,從校排兩百五十幾,進前到兩百二十幾,對我而言,這就是進步,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都喜歡把各班各科的平均提供給您們看,因為這群孩子在進步,藉由團結、負責、肯吃苦等特質的展現!成績的進步對我而言,只是額外的附加價值,因為重要的不是分數,而是孩子的心!

    陳樹菊阿嬤只有國小畢業,但她做的事卻是很多拿到博士學位的人,都沒想過,或沒去做的事;吳寶春只有國中畢業,但卻憑藉著做麵包的好手藝,不只為國爭光,更為每個吃到麵包的人,帶來幸福的滋味;影帝湯姆克魯茲拍過無數經典的電影,背過無數篇的稿子,但有多少人知道,其實他有閱讀障礙?說不定,學生時代的他,在老師與家人眼中,是個極度不成材的人?我說這些並不是要幫孩子們找藉口,而我也不斷地努力幫助孩子們在學習的成就上突破與進步。把書讀好是此刻他們無可推諉的責任,但既然無可逃避,既然身為過來人的我們都知道讀書的苦澀,何不成為孩子們最好的倚靠與支持,在挫折時給予鼓勵,在失敗時給與陪伴。因為重要的不是他們未來要做什麼而是他們要成為什麼樣的」!

*給孩子們的叮嚀*

親愛的孩子們,最近有好多同學私底下跑來跟我說:「老師,您辛苦了,最近班上發生好多事。」我謝謝這些同學們的關心,也露出些許無奈的微笑。辛苦嗎?當然辛苦!但身為一個想把你們每個人都教好的老師我知道這是一條必經的路

   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個學期教育主管機關,都會要求我們做滿六小時的「服務學習」?不只要寫心得認證,還列入未來升學的條件……服務不是一件很單純的事?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這句話更是不止一次出現在我們的作文裡,那又為什麼要特別強調這件事?原因很簡單,因為這世代的人們都太冷漠、太本位主義,凡事都以「我」為出發點,甚至在很多我們有能力付出關心、給予溫暖的機會,我們卻選擇沉默,或是升起自己的「防護罩」,以免事情波及到自己。

    前陣子我發下<原諒別人的女兒>這篇文章讓你們在札記內寫心得,還記得那天我花了幾乎一整節課的時間與你們談「什麼是愛?」和「愛是什麼?」。我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,包含我自己,在被服務生不小心打翻的飲料潑到衣服或包包時,第一個反應一定都是「生氣」。然後可能會罵出一連串責備的字句,最後要求對方送洗或賠償。因為那是「我的」衣服,那是「我的」包包。但在那篇文章裡,那位女兒所展現出來的反應與說話的內容,徹底顛覆了我對於打翻飲料這件「小事」的看法。

    試想如果我們是那位服務生,打翻的當下我們一定「挫」的不得了,第一個反應一定是趕緊賠不是,接著開始算算口袋裡有多少錢?準備賠對方多少?然後準備接受對方五雷轟頂式的責罵與怪罪。但如果對方的反應和文章中那位女兒一樣,我想我會哭吧!因感謝而哭,因感動而哭……

    親愛的孩子們我並不是僅僅單純地希望,你們在下次遇到類似的情形時,能換個角度思考,換個方式表達,而是衷心地期望你們都能了解,這份寬恕背後有多大的愛與多少的溫暖!每個人都需要愛,每個人都渴望愛,而來自不同成長環境與家庭背景的我們,或多或少都缺少了不同程度,不同種類的「愛」。有人缺少「父愛」,有人缺少「母愛」,有人甚至兩個都缺;有人沒有哥哥姊姊,所以沒有機會體會哥哥姊姊的「疼愛」,有人沒有弟弟妹妹,所以沒有機會感受弟弟妹妹的「敬愛」,身為寶貝獨生子或獨生女的同學,也可能兩個都缺。

    因為我們都缺少了不同的愛,所以常常在日常生活彼此的相處中,展現了我們對於愛的渴望。有人不斷地與人鬥嘴、爭辯,雖然他們每次吵架的台詞都大同小異,但其實他們只是發出了一個訊號:他們想要被注意,他們想要被愛。有人吵架完會找個地方躲起來靜一靜,有人吵架完口中會繼續唸唸有詞,深怕自己被別人認為「吵架吵輸」。不同的反應,不同的表達方式,傳遞的同樣的訊息:他們渴望愛,他們害怕失去愛……

    有人曾跟我抱怨:「老師他上課好吵,害老師生氣,破壞了上課的氣氛」,或是「老師我真的快受不了他了,明明就是他錯,卻死不承認,在那邊講一大堆理由」,還有「我真的不想跟她計較,但有時候她那彷彿公主般的態度,真的讓我無法忍耐」……

    親愛的孩子們,我從來沒有要你們「忍耐」,而是期望你們因了解而「包容」;因為忍耐沒有愛,包容才是愛。藉由包容溫暖別人藉由包容感動自己。還記得我和你們說過,以前擔任衛生股長的學姊她怎麼做嗎?若我們仔細觀察,就會發現那些值日生早上遲到,或是忘記打掃的同學,總是重複的人。我猜不管是誰當衛生股長,遇到這種情形,都會覺得很生氣,氣為什麼一星期只要做一天卻還是遲到?氣為什麼只是掃個地而已也會忘記?

    當學姊來告訴我她的困擾時,我告訴她:「當年我的導師說『當班長的不用做掃地工作』,然後我被選上班長後的第一天,我就拿起掃把去幫忙掃外掃。」學姊笑著看著我,因為她知道我也跟全班宣布過:「衛生股長要幫忙檢查,所以不用打掃。」隔天一早,站在遠遠的走廊深處,我就看到學姊拿著掃把忙進忙出的做打掃,一下掃地,一下擦玻璃。我沒有跟她說「你好棒」或任何讚美的話,我只是微笑,然後看著她今天、明天、後天,一直到每一天都如此。而她這麼做並不孤單,因為我偶爾會幫忙一起做,然後接著出現一個、兩個根本不是值日生的同學,也默默地拿起掃去,這裡幫忙、那裡幫忙。沒有誰向誰道謝,沒有誰覺得誰比較辛苦,但在那揮汗打掃的過程中,我感受到了一份最簡單的溫暖。

    記得發下那篇文章後的幾天,有位男同學在札記內和我分享:「看了那篇文章,和聽了那天老師上課講的話之後,現在每當話要出口,或行動之前,我都會多想一秒,擔心我的言語或行為會不小心傷害別人。但老師,我覺得好像沒有用,因為還是有些男生很幼稚地愛起哄,或是依然愛和人鬥嘴、嗆聲,然後講一些自以為是但卻極度不成熟的話。」

    我回他:「對他們有沒有用我不知道,但我知道,對你『有用』!當愈來愈多的人明白給人溫暖的重要性,就會有愈來愈少的人說出或做出幼稚的言語和行為。每個人長大的時間都不一樣,對的事情,我們一起努力堅持,我相信,總有一天,他們都會長大!」

    我曾和你們分享過,有次我到便利商店去繳信用卡卡費,付款後店員問我要不要把收據都釘在一起,我回答他:「好,麻煩你了!」當下他愣了好一會兒,遲疑了一兩秒完全沒反應,然後笑著對我說:「不麻煩,謝謝您。」走出便利商店的同時,我的心充滿了喜悅,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,我覺得給予人溫暖真的很快樂。我猜,那位店員一定也和我一樣,充滿溫暖、充滿快樂。

    那次在課堂上我告訴你們,身為我的學生,從我身上學到最不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數學。因為重要的不是我們考幾分?第幾名?而是我們要成為「什麼樣的人」?親愛的孩子們,就算我們沒有偉大的地位、龐大的財產,甚至一無所有的時候,我們永遠能夠做一件事,那就是——「給人溫暖」!不用花我們任何一毛錢,但對我們生命的意義卻是無價!讓我們信班充滿「溫暖」吧!老師相信你們,絕對做得到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ai-En Huang 的頭像
    Huai-En Huang

    神的孩子~全才Joshua

    Huai-En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