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親師園地*
各位親愛的家長,經過了完整的國一上學期,相信您們都感受到了,孩子們在不同方面的成長與進步。但若問我們:「夠了嗎?」我想我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:「還差得遠呢!」
真的,孩子們的確在許多方面都長大很多。但畢竟還只是個十二、三歲的青少年,難免還是會有一些令人失望的狀況發生。最常見的,就是作業沒有寫完卻大搖大擺地早早就寢,或是寧願把時間拿來上網、玩遊戲,也不願認真準備隔天要考的考試。結果考了一個慘不忍睹的分數回家被爸媽唸,老師還得犧牲午休或空堂時間陪著補考……
這樣的孩子絕對不是異類,正確來說,我猜全台灣的國中生可能八成以上都有這樣的「症頭」。就在我一一打電話聯絡家長,告知孩子又沒有把責任盡好、做完的時候,我最常聽到的回覆就是:「老師啊!你也知道,他們現在正在『叛逆期』,講也講不聽。孩子比較聽你的話,請老師多勸勸他。」掛上電話的那一瞬間,我忽然覺得自己好偉大,原來孩子們都比較聽我的話?那為什麼我再三叮嚀上課要認真專心,卻還是有人吵鬧講話?又為什麼有些人我總是得三催四請,才會去做打掃工作?我心中浮現了無數個「為什麼?」
沒有人生出來就會負責任的,因為責任感是「教」出來的。就如同叛逆期並不是一種「病」,老師也不是專治叛逆期的醫生。我兒子很喜歡玩小汽車,給他幾台玩具車,他可以在他的遊戲區玩上好一陣子。每次玩完,我都會要求他把玩具車收好。一開始,他連「收好」是什麼意思都不懂,於是我帶著他一輛一輛地收進玩具箱。做了幾次之後,他就會記得,玩完要把玩具收好,如果他忘記了,我只要給他一點明示或暗示,他就會乖乖地把心愛的玩具車收好。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所以要把羅馬拆掉也不是一天拆得完的。就如同有些孩子可能從小就養成了不負責任的習慣,改變,需要您們和我一起努力!
我看過所謂叛逆期的孩子對媽媽很不禮貌,出言不遜甚至對媽媽飆髒話。但我也看過從入學到畢業,親子關係好到不知叛逆期為何物的家庭,我不只羨慕還想要學習。我只能說,這是一門每個家庭都必修的人生課題。我並不是教育專家所以我無法提供精闢的見解與看法,我更不是醫生能開可以治療叛逆期的藥,但我相信「愛」與「陪伴」絕對是每個家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。或許愛不一定要說出口,或許陪伴不一定要在身邊,我相信您們一定都比我有智慧且更了解,每個孩子最想要的愛的方式與陪伴方式。
我要當一個愛學生的老師,這是我對自己當老師的一份堅持與承諾。我從不吝於開口告訴學生我有多愛他們,我也盡我最大的能力陪伴他們參與每一個成長的過程。有句話說:「親情是叛逆後的重新選擇。」意思就是,若把友情、愛情和親情擺在一起比較,那麼絕大多數的青少年,不管是先選友情或是先選愛情,親情一定排在最後。但在經歷了成長的苦澀與彼此的磨合,孩子們一定會知道爸媽的愛,是他們永遠的歸屬與支柱。
沒有一個老師是不會被學生抱怨或批評的,更遑論要和孩子相處一輩子的各位爸媽。我曾遇過三不五時就來向我道謝,並在每項班務上積極配合的孩子。我問他為何要如此?他說老師的努力他有看到,老師的用心他有感受到。我也曾遇過畢業後回來找我的孩子對我說:「現在我才知道,原來老師這麼好。」不管先後順序,不管程度深淺,對我而言,他們都替我證明了,我所堅持的「相信」,有一天他們會知道。
我們的孩子,需要我們用「心」,認真去「陪伴」。
*給孩子們的叮嚀*
親愛的孩子們,轉眼間國一上學期就結束了,很快吧?或許就是因為考試與活動不斷穿插之下,才讓整個步調顯得既緊湊又快速。回想去年暑假你們剛進淡江的樣子,我必須說:「你們真的長大很多。」同時我也會接著說:「但還有好多需要學習與長大的地方。」
記得月初的某個星期一,放假完的隔天有英單與國默兩個考試。兩個考試的難度都不是很高,說穿了,那根本是有背有分的「背多分」型小考。結果有人兩個都滿分,有人兩個加起來不到一百分。當然分數絕對無法完整地代表我們智力的高低,但或許可以作為我們是否擁有責任感的參考依據。
責任感究竟是什麼?責任感到底有啥用?如果問我,我會說,那是做為一個人,最根本也最重要的特質。因為我們無法決定長相的美醜,無法預測明天的天氣,無法知道老師考試要考什麼,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決定,要不要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。所以我不只一次地勉勵你們,要用意志力徹底執行「今日事,今日畢」這個再簡單的過的觀念。
上帝很公平地給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的時間使用,有的人拿來睡覺,有的人拿去旅遊,有的人選擇閱讀,有的人選擇玩網路遊戲。不同的選擇,不同的時間安排,造就了我們成為不同的人。大學時期我讀的是人人聞之色變,佔全校二一退學總數四分之一強來源的數學系。我記得那時候當「系學會會長」和「二一退學」根本就是等號。但經過了一整年舞會、營會、演唱會等大大小小的活動,我不但沒有因為被當太多而退學,反而以高分ALL PASS的成績申請到了教育學程。隔年我大四,不但同時要修數學系和教育學程的學分,同時還擔任了學生議會的議長,參與學校的各項大小會議,幫同學們發聲與爭取權益。在此同時我還要和家人們一起照顧癌末的媽媽,以及補習班教書的工作。我比我人生過去任何一個階段都還要忙還要累,但親愛的孩子們,在六月的畢業典禮之前,我已經考上了研究所。
我記得每次期中、期末考前,當室友們都在熬夜K書苦讀的時候,我常常一個人打開電腦玩玩CS或是看看電視。我這麼做並不是因為我很囂張都不看書,而是因為在這之前,每科我都已經讀過至少三遍以上。因為我知道我會很忙,要忙著辦活動,要忙著開會,所以我盡可能地把握時間讀書。不蓋你們,開學第一週,當圖書館還是空蕩蕩的時候,我就利用空堂時間在那K書了。
同樣的觀念一直到了我當老師依然沒變,和學生時代相同的一天24小時,因為我在乎責任感,所以我會額外幫你們準備練習卷,或是犧牲午晚休與下班的時間,陪不用功的同學們補考,這些時間都硬生生算在我一天24小時的額度裡。然而每個月的月底,我還是會努力地把班刊生出來送給你們。因為寫班刊是我對自己的承諾,因為我知道這件事值得做,因為我努力學習安排好自己的時間。
我喜歡把解析貼在後面,然後看著認真寫完的同學自己去對答案。那種考卷不會算分,那種考卷沒人逼你寫,但那種考卷對我而言,是種「相信」!相信你們會懂我的用心而去認真練習;相信你們會明白每個人的努力都關乎了全班的榮譽;相信有一天你們能體會,為什麼我要做那麼多「老師沒有義務要做的事」?
好萊塢的電影若扣除商業考量,其實還是有不少深具意義的內涵隱藏其中。我很喜歡《蜘蛛人》中的:「With great power,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」(能力愈大,責任愈大),這句話勉勵我們,如果我們是幹部,我們就要努力盡好幹部的責任,幫老師把信班管理的更好更優秀;如果我們不是幹部,我們更要努力配合幹部的提醒,學習服從也學習包容。如果我們成績不錯,對唸書頗有心得,我們應該不吝嗇地幫助那些認真努力,卻找不到方法或方向的同學,一起拉高班上的平均;如果我們成績不盡理想,那更應該謙虛地請教同學,並積極配合老師交代的訂正與改進方法。當我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善盡責任,我相信,「我們信班」會更不一樣!
走路可能有捷徑,藉由捷徑我們可能可以少走好幾段路,少過幾個紅綠燈,少穿越幾條斑馬線,然後精準地到達目的地。但讀書本身沒有捷徑,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用心的去準備。《變形金剛》裡柯博文最愛說的:「No sacrifice, no victory」(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)或許某種程度正點出了這一點。「高分」和「前幾名」都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,那些進步的同學一定在許多我們看見或看不見的時候,默默地付出了比別人更多倍的辛苦與努力。
我曾不只一次在FB上看到同學們的動態寫著:「今天功課好多」、「作業太多超不想寫」等等類似的字句,偶爾還會搭配上不雅的髒話或情緒性的字眼。通常這時候我都會在下面留言幫大家加油,然後選一本最近想讀的書坐在書桌前靜靜閱讀,等到大部分的帳號都一一下線了以後,我才關上燈上床睡覺。親愛的孩子老師沒有辦法幫你們寫作業,更沒有辦法幫你們準備考試、背單字、被解釋,而我如此做其實對你們一點幫助也沒有,只是想像著我們在不同的空間裡,做著類似的事,這樣,不知道算不算是種「陪伴」?
有時候望著那兩天前就知道作業是什麼,最後卻說昨天功課太多寫不完的同學,心中總有著五味雜陳的情緒。好像會因為這些同學的不負責任,而感到生氣與憤怒;又好像會因為早知道功課不少,所以我盡量提早告知並減少自己科目的作業,卻換來如此不成熟的回報,而感到失望與難過。
回首過去這個學期,我們光榮地以新生之姿拿到了運動會精神總錦標、聖誕布置第一名,和超過十次以上的生活競賽前三名。每一次的競賽,每一項的評比,都需要信班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,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。寒假即將到來,新的學期正等著我們。我相信大家會愈來愈成熟,我相信懂我、挺我的人會愈來愈多,我相信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明白責任感有多麼重要,我相信我的努力可以感動人,我相信我的堅持能夠改變人,我相信,一直都相信,永遠都相信……